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快讯

王国兴和他的匠人精神

时间:2017-06-09 10:42:25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始终引领“长输热网”行业

王国兴和他的匠人精神

通讯员 杭雷

不久前,随着江阴热电企业热网整合(青月支线)工程主管道及各支线纷纷开始吹扫,历经212天的奋战,青月支线工程终于正式投汽。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青月支线工程是国家级重点民生工程,也是苏夏第四代长输热网设计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工程项目,而率先投身研发并掌握第四代长输热网技术的,正是江苏苏夏能源集团董事长/总裁王国兴。

刻苦钻研,身负多项专利

他是“长输热网”行业设计领军人

王国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企业家、优秀院长,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同时也是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副主任委员,全国勘察设计协会热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质审核员……他拥有思想者的深邃、决策者的气度;他以敢先的姿态领军热网领域,以独到的理念开拓创新,以专业的精神精益求精;拥有长输热网方法、低能耗输送蒸汽管系统、大机组供热改造、保温隔热管托等发明专利30多项,这些技术都已成为企业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支撑。

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热能专业,同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王国兴董事长认为,南师大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实践,在校办厂参加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社会适应性,锻炼强化了自己的吃苦能力。学校对他最大改变就是教会了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参加社会活动锻炼了他的社会能力。由于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作为基础,使王国兴董事长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

1987年王国兴董事长作为优秀学生,被扬子石化设计院选中,一干就是20年。他参与了扬子石化设计院的组建与技术攻关,见证了扬子设计院的成立、发展与壮大。作为一个专科学校毕业生,刚进企业,面对众多从各大名校本科毕业的新同事,想要取得一番成绩,势必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做更多的事。王国兴董事长始终秉承一个信念:“人家不做我做”。 他勤奋努力,爱钻研,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有一年扬子石化从日本引进一套加氢装置,由于最初提的参数条件有偏差,无法投用,在别人的眼里,这套设备已是废品,可是王总却亲自带团队攻关,经过无数次的改造试验,终于成功研发出高效隔热管托,也因为王国兴董事长的不懈努力,这套装置顺利投用,同时王国兴董事长也申请了个人专利(这个专利之后成为苏夏管托发明专利的前身)。工作4年后,他被提升为领导干部,先后担任扬子石化设计院公用工程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连续多年被评为扬子石化、南京市、中石化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0年,王国兴董事长作为“长输热网”设计行业的领军人,挑起了南京两大规划之一的南京化工园的设计重担。南京化工园是国家级化学工业园区,是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家重点石油化工基地,王国兴董事长接手改项目后,以“世界一流,中国第一”的标准为化工园规划设计方案,当时在设计方案时,有好几个攻关难题都是王国兴董事长亲自带领科研团队攻克的,为攻克这些难关,王国兴董事长经常整夜伏案苦干。据当时和王国兴董事长共事的工程师张健回忆,那时候大家都还年轻,也比较贪玩,下了班之后总是三五成群相约一起打扑克放松,每次张健喊王国兴董事长一起玩两把,总是被王国兴董事长婉拒。不是王国兴董事长不喜欢打扑克,恰恰相反,王国兴董事长不仅喜欢,还是一位掼蛋高手,“当时的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上班下班想的都是南京化工园的设计方案,根本无暇跟我们一起玩扑克。”张健说,“每次我们玩牌玩到深夜,回家时经过单位,王总办公室的灯都还亮着,没人知道他干到几点才休息;第二天一早7点不到,我们还在梦乡,王总已经到单位忙开了。”在王国兴董事长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南京化工园成了南京经济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中国石化集团重点发展的化学工业基地之一。

从院长到董事长

苏夏成为“长输热网”行业翘楚

2006年,王国兴董事长经过深思熟虑,放下“铁饭碗”,毅然投身商海,创办了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是什么原因使王国兴董事长毅然决然地放弃稳定高薪的工作,进行艰难创业呢?“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国兴董事长说:“没有实力,哪有笑傲江湖的资本。”他凭着在大学奠定的基础,在扬子石化设计院积累的经验,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创立了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就有一家张家港的企业找到王国兴董事长,该企业打算建设一条供热半径在20公里左右的供热管道系统,这在当时来讲无异于天方夜谭,该企业负责人前期也找过不少专家学者,所有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可能,“供过去蒸汽都变成水了。”因为当时国家规范的供热半径最远不超过8公里,正常在5公里左右,按照常规的设计思路,每公里压降在0.06—0.1兆帕,温降为15摄氏度左右,而客户的要求是300摄氏度的蒸汽经过传输后温度在165摄氏度以上,所以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攻不下来的难关。

不过王国兴董事长在听完客户的要求后,认为该客户的要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只要提高供汽的压力和温度,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王国兴董事长的专利发明,就可以达到客户的要求。最终项目建成后,经过传输后的蒸汽温度达到188摄氏度,远远超过客户的要求,当时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通过这个项目,王国兴董事长意识到了自己的专利发明长输热网技术对这个行业的未来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力,马上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说起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王国兴董事长说公司的立命之本就是创新,公司目前所有的技术都是独创的,将“缔造行业典范”作为公司目标。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技术方案,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经过十年的努力,现在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已是一个拥有员工三百多人,年产值过亿的集团公司。勤于吃苦的品质,促使王国兴董事长一步一个脚印稳步的前进,开创了自己的品牌,脚踏实地带领着公司快速向前发展。

创新成就“专科医院专家门诊”

苏夏引领“长输热网”行业革命

连续几个远距离供热项目的成功,让苏夏逐渐在这一行业中打响了品牌,此时的王国兴董事长也开始尝试在大机组提高热效率及集中供热如何整合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9年,首届全国大机组供热改造研讨会在青岛拉开帷幕,王国兴董事长作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受邀在大会上作总结发言,苏夏也从那时开始登上了全国舞台。随后王国兴董事长带领一批行业菁英不断寻求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在第一代供热技术的基础上,很快研发出第二代供热技术,供热半径达到25公里,压降为0.02—0.03兆帕/公里,温降为5—7摄氏度/公里;紧接着在2011年,在王国兴董事长及公司员工们的不懈努力下,以华电望亭到无锡的供热项目为代表,苏夏步入了第三代供热技术,当时的供热半径达到了35公里,压降和温降指标进一步下降,分别为0.015—0.025兆帕/公里和4—6摄氏度/公里,其中温降的实际运行指标只有3摄氏度左右。

而在2015年12月28号投用的张家港的一个项目中,最远供热半径达到了43公里,温降为2.5摄氏度/公里,压降为0.01—0.015兆帕/公里,标志着苏夏已经掌握了第四代供热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上的创新与发展除了给苏夏带来更多的客户,让苏夏走在同行的前面外,随着供热半径的不断扩大,苏夏为改善环境所作出的努力正是这家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目前全国共有燃煤小锅炉约70万台,随着大机组改造、长输热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机组的供热半径正在不断扩大,而在大机组供热半径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小锅炉,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可以全部关停。以脱硫脱硝、超净排放的大机组取代燃煤小锅炉,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量和粉尘污染,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对国家节能减排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助推大机组改造与长输热网技术的发展,正是王国兴董事长和苏夏这些年来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

王国兴董事长表示,眼下苏夏已经是工业蒸汽行业的引领者,而苏夏也正在积极布局,力争成为采暖行业、制冷行业的龙头企业,最终将苏夏打造成区域能源集成商。